他的电缆便宜原来“瘦身”了
“合格电缆太贵,根本没人买。”河北男子李某为节省本金,在潍城区豪德贸易广场租门头无证经营,还在制作的步骤中擅自将电缆芯拉细。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将价值90多万元的不合格电缆、电线销往我市及周边地区。潍城警方经过摸排,将嫌疑犯李某抓获,当场缴获40余万元的不合格电缆、电线。
市民张先生从事建筑工程行业,常年在潍城区承包工地。今年1月初,张先生经朋友介绍得知豪德贸易广场一处门头房的电缆线比市场价便宜不少,便到该门头房购买电缆线。去了几次,却发现该门头房白天从不开门。张先生经打听得知,该门头房的电缆线只销售给“熟人”。张先生觉得其中有猫腻,便向潍城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反映了此事。
接到张先生的反映后,潍城警方立即介入调查。“我们工地要大量电缆,听朋友说你们这儿的便宜。”便衣民警对店主李某说。“我们的电缆线都是给朋友准备的,不对外出售。”李某回答民警的提问时非常谨慎,并不时以“家中有事”等理由,让民警赶快离开。民警暗中查看了门头房的各个角落,未发现任何营业执照。
2月16日,警方以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私自生产电缆、电线余万元的电缆存货进行了查看,发现其生产的电缆芯比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细了不少。
3月22日,警方将涉案的电缆送往潍坊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进行抽检,鉴定为不合格产品。4月28日,警方将不合格产品依法查扣,对李某进行了依法讯问,将李某在潍城区望留街道租赁的生产厂房做了查封。
据调查,嫌疑犯李某,今年42岁,河北省河间市故仙镇人。10年前在潍城区租赁了一处门头房做某电缆品牌的代理,之后又在豪德贸易广场经营电缆、电线生意。
“合格的电缆线成本过高,价格高了没人买。”李某说,他发现经营正规电缆的利润较低。为降低成本,在电缆制作的步骤中,他便将电缆芯拉细,价格也便宜了不少,生意也红火起来。
办案民警和记者说,自去年5月至李某被抓获期间,有90多万元的不合格电缆线销往了我市及东营等周边地区。电缆芯过细,会导致电阻增大、发热从而引发火灾事故。
5月15日,记者从潍城警方获悉,李某已被依法取保候审,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文/图本报记者张少华